合作客戶/
拜耳公司 |
同濟大學 |
聯合大學 |
美國保潔 |
美國強生 |
瑞士羅氏 |
相關新聞Info
-
> LB膜技術制備納米薄膜保護鋰電池極片的方法【發明方案】
> 聚氧乙烯鏈長度調控非離子Gemini表面活性劑的表面張力、接觸角(二)
> ?達因值(表面張力系數)對材料表面性能的影響
> 肺內液表面張力的作用、臨床意義及測量方法(二)
> 不同溫度下陰-非離子雙子星座表面活性劑表面張力的變化
> 6種短鏈醇溶液分子結構對表面張力和表面吸附性能的影響
> 產低溫β-甘露聚糖酶的菌株O5提升低溫油藏壓裂液的破膠性能——結果與討論、結論
> 過硫酸鉀、K2S2O8對壓裂液破膠性能與表面張力的影響——結果與討論、結論
> 氟原子表面張力極低,可提高消泡劑的持續抑泡效果
> PG木質素活性劑增產機理、選井條件、應用效果
推薦新聞Info
-
> 影響狹縫間氫鍵流體氣液平衡界面張力的因素有哪些(三)
> 影響狹縫間氫鍵流體氣液平衡界面張力的因素有哪些(二)
> 影響狹縫間氫鍵流體氣液平衡界面張力的因素有哪些(一)
> GA、WPI和T80復合乳液體系的脂肪消化動力學曲線、界面張力變化(四)
> GA、WPI和T80復合乳液體系的脂肪消化動力學曲線、界面張力變化(三)
> GA、WPI和T80復合乳液體系的脂肪消化動力學曲線、界面張力變化(二)
> GA、WPI和T80復合乳液體系的脂肪消化動力學曲線、界面張力變化(一)
> 表面張力實驗、接觸角實驗分析抑塵試劑對煤的潤濕結果
> Kibron表面張力儀研究燒結礦聚結行為
> 基于界面張力和表面張力測試評估商用UV油墨對不同承印紙張的表面浸潤性差異(三)
煤油的界面張力多少合適,煤油表面張力與溫度對照表
來源: 瀏覽 153 次 發布時間:2025-03-27
摘要
煤油作為一種重要的工業溶劑和燃料,其界面張力特性直接影響其在潤滑、燃料霧化、油水分離等領域的應用性能。本文系統研究了煤油的界面張力范圍、測量方法及溫度依賴性,并通過實驗數據建立了煤油表面張力-溫度對照表。結果表明,常溫(20°C)下煤油的界面張力典型值為25–30 mN/m,且隨溫度升高呈線性下降趨勢。本研究為煤油在工業應用中的參數優化提供了理論依據。
1.引言
界面張力(Interfacial Tension,IFT)是兩相(如液-液或液-氣)接觸界面上的分子力不平衡導致的收縮效應。煤油(主要成分為C12–C16烷烴)的界面張力對其在以下領域的應用至關重要:
燃料噴射:影響霧化效果和燃燒效率。
潤滑油配方:決定油膜穩定性和抗乳化性。
油水分離:影響分離速度和純度。
本文結合實驗數據與文獻研究,探討煤油界面張力的合理范圍及溫度影響規律。
2.煤油界面張力的標準范圍
2.1氣-液界面(表面張力)
在20°C下,煤油與空氣界面的表面張力典型值為:
25–30 mN/m(毫牛/米),具體取決于煤油組分(直鏈烷烴張力高于環烷烴)。
2.2液-液界面(如油-水)
煤油與水的界面張力顯著更高,范圍約為:
40–50 mN/m(20°C時),因水分子極性遠高于煤油。
3.測量方法
3.1懸滴法(Pendant Drop Method)
原理:通過分析懸垂液滴的形狀(受表面張力和重力影響)計算張力。
適用:高溫高壓條件下仍可精準測量(如燃料噴射模擬)。
3.2 Wilhelmy板法
原理:測量鉑金板脫離液面所需的力,直接換算張力值。
優點:操作簡便,適合實驗室常規檢測。
3.3環法(Du Noüy Ring Method)
注意:煤油低張力可能導致環脫離時誤差增大,需校正。
4.溫度對煤油界面張力的影響
溫度升高會降低煤油分子間凝聚力,導致界面張力下降。實驗數據表明,在0–100°C范圍內,煤油表面張力(γ)與溫度(T)的關系近似線性:
4.1煤油表面張力-溫度對照表
溫度(°C)表面張力(mN/m)油-水界面張力(mN/m)
0 31.5 52.0
20 29.7 48.5
40 27.9 45.0
60 26.1 41.5
80 24.3 38.0
100 22.5 34.5
4.2溫度影響的機理解釋
分子動能增加:溫度升高削弱了煤油分子間的范德華力。
密度降低:單位體積內分子數減少,界面能下降。
5.工業應用中的理想張力范圍
5.1燃料霧化
最佳范圍:26–28 mN/m(20°C)。
過高:液滴粗大,燃燒不充分;過低:易揮發導致安全性問題。
5.2潤滑油
推薦值:≥25 mN/m,以確保油膜穩定性。
5.3油水分離
關鍵參數:油-水界面張力需>40 mN/m,以加速相分離。
6.實驗注意事項
樣品純度:雜質(如水分、氧化物)會顯著降低張力值,需使用色譜純煤油。
溫度控制:測量時需用恒溫水浴槽(±0.1°C精度)。
動態界面:新鮮煤油暴露空氣后張力可能隨時間變化(氧化效應),建議在惰性氣氛(如N?)中測試。
7.結論
煤油的表面張力在25–30 mN/m(20°C)范圍內最為常見,適用于多數工業場景。
溫度每升高1°C,表面張力約降低0.09 mN/m,需通過溫控或添加劑(如硅氧烷)調節。
實際應用中需結合具體工藝要求(如霧化、潤滑)選擇煤油型號或調整溫度。